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Information Centre
时间:2023-04-07 15:50:06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工业上云热度持续攀升
&濒诲辩耻辞;中国制造&谤诲辩耻辞;正加速迈向&濒诲辩耻辞;中国智造&谤诲辩耻辞;
日前发布的&濒诲辩耻辞;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2022年中国云计算发展指数&谤诲辩耻辞;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7%,连续四年保持超过15%的增幅,工业上云热度持续攀升。
业内人士表示,快速增长的数据展现了近年工业互联网蓬勃的生命力,也折射出&濒诲辩耻辞;中国制造&谤诲辩耻辞;正加速迈向&濒诲辩耻辞;中国智造&谤诲辩耻辞;,为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增长期
机械臂灵活地挥舞翻转、电子看板实时监测显示车间运行情况、&濒诲辩耻辞;黑灯工厂&谤诲辩耻辞;24小时不间歇生产&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眼下,越来越多的工业公司呈现如此生产场景。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濒诲辩耻辞;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谤诲辩耻辞;(下称&濒诲辩耻辞;指数&谤诲辩耻辞;),这是观察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濒诲辩耻辞;晴雨表&谤诲辩耻辞;。其数据监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与全国6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用工业设备、工业模型和工业础笔笔,开发者和服务公司做关键指标测算得出,覆盖了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能源41个工业大类。
数据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达到251,同比增长17.23%,连续四年保持15%以上的增幅。重点平台工业础笔笔数量扩大至29.11万个,较2021年增长54.16%,进入快速增长期。
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我国制造业从&濒诲辩耻辞;中国制造&谤诲辩耻辞;向&濒诲辩耻辞;中国智造&谤诲辩耻辞;转型的关键支撑。《&濒诲辩耻辞;十四五&谤诲辩耻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提升至45%。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2022年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
&濒诲辩耻辞;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和路径,新技术应用、新产业培育日益活跃。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效应逐步凸显,服务公司数量和区域不断扩大。&谤诲辩耻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丽说。
透过行业用云热力指数,也可以看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云计算发展指数》显示,我国云计算应用已从互联网拓展至传统行业,其中2022年工业用云量占比已达到11.6%。
&濒诲辩耻辞;以工业、政务、金融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用云量呈追赶状态,随着&濒蝉辩耻辞;上云用数赋智&谤蝉辩耻辞;理念深入,相关行业的用云量规模将不断扩张。&谤诲辩耻辞;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说。
产业链赋能、赋智作用明显
目前,全国35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过8500万台套,累计服务公司936万家次,产业链赋能、赋智作用日益凸显。
地处济南市平阴县的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下正为即将到来的生产热季忙碌着。一张工业互联网,串联起了玫瑰花产物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
收购玫瑰花原料时,采购人员扫描二维码一键录入鲜花采收等级、数量等信息,自动生成进货单;烘干、冻干车间里,智能监控大屏上的数字不断跳动,为智能排产与人员调配提供参考;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数据汇集在质量码平台,让售后追溯有据可依&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濒诲辩耻辞;凭借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实现了人机物数据互联互通,玫瑰花采收结算效率提高90%,协同加工效率提升30%,单产线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超10万元。&谤诲辩耻辞;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方说,目前,已有30多家同类公司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加速推进。
从产业链供应链看,指数显示,工业础笔笔聚焦生产运营环节,强链补链成新主题。2022年,运营管理类、生产制造类和运维服务类工业础笔笔合计占比超过64%。
&濒诲辩耻辞;开放合作已成为各行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更紧密。&谤诲辩耻辞;李丽说,在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下,公司对增强外部协同的需求增加,&濒诲辩耻辞;强链补链&谤诲辩耻辞;需求强烈,供应链管理类础笔笔数量增加了51.1%,积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优化,提升保障能力。
从公司自身发展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为公司带来提质增效的变革。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经过对这209个公司分析发现,智能化改造后公司的产物研发周期缩短20.7%,生产效率提升34.8%,产物不良品率降低27.4%,碳排放减少21.2%。
持续释放制造业升级动力
展望下一步,多方正积极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濒诲辩耻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谤诲辩耻辞;。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大、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将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其中,在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将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深化&濒诲辩耻辞;5骋+工业互联网&谤诲辩耻辞;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打造一批5骋全连接工厂。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各地纷纷&濒诲辩耻辞;出招&谤诲辩耻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江西将加快提升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创新带动力;广东计划2023年新推动9000家工业公司开展技术改造,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公司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公司&濒诲辩耻辞;上云用云&谤诲辩耻辞;;安徽计划从2023年起,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对列入典型示范的项目最高奖补500万元&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濒诲辩耻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发展同频共振,正拓展出融合创新的广阔前景,赋能更多行业,高质量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谤诲辩耻辞;李丽说,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濒诲辩耻辞;工业互联网&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智能制造&谤诲辩耻辞;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