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Information Centre
时间:2023-06-26 15:47: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小公司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是以自主创新为根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培育优质中小公司主体,加快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弹性、助力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仍面临四大难题
一是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整体处于初、中期,尤其是中小制造公司转型更为困难。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对2608家中小制造公司调研结果显示,有89%的公司仍在初始状态下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仅有3%的公司完成数字化深度应用。
二是公司核心业务数字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较快的更多是办公、信息集成等领域,但智能制造、生产工艺等核心业务推进缓慢。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制造公司办公网络平均覆盖率已接近90%,但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不到45%,不足1%的公司能够采用智能化技术支持核心业务发展。
叁是关键软、硬件供给受制于人,成本高。我国80%的工业软件来自外资公司,30%左右的关键材料我国无法自主生产,95%的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需要进口。高端机器人严重依赖进口,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被日本、德国、瑞士等掌控。
四是公司自身转型基础和条件差。大部分中小公司错过了计算机化和互联网发展浪潮,公司生产设施联网率和数字化程度偏低,整体上还处在机械化和自动化向数字化过渡阶段。短期内想从自动化到数字化&濒诲辩耻辞;叁级跳&谤诲辩耻辞;,障碍多、难度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平均设备联网率不足40%。
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难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成本收益看不清,公司难拍板。数字化涉及对公司生产、业务、管理、支持体系等进行系统分析、集成与规划,实施信息化、自动化布点和改造,包括单个系统建设、多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等,流程复杂、线索多、个性化要求高,单点故障可能引发全局问题。公司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也面临转型失败或收效甚微的风险。对于小公司而言,随时可能出现生产制造流程优化、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生产线更迭,甚至转产转行,大规模数字化投入很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二是缺乏合格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化浪潮下出现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服务商,大幅增加中小公司筛选甄别成本。绝大多数服务商没有制造业背景,很难提供与公司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服务产物。同时,制造领域细分行业差别大,公司情况各异,缺少可以照搬的模板,服务商更倾向于提供已有的模块化产物,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耗时长、成本高,客户公司也难承受。
叁是人才、数据安全等问题成为重要障碍。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制造的综合型人才,但中小公司缺少财力培养或引进这类人才。同时,数据安全状况差,监管体系不健全,使公司不敢转型。大数据、云计算虽然快速发展,但与之相关的数据资产确权、数据标准、数据监管、法律体系等工作仍相对滞后。
四是制造与数字化结合的天然瓶颈难以突破。公司生产制造包含研发设计、试验验证、工艺流程、检验检测等一系列严密复杂的环节,是多重技术秘密的集合,是不同场景大量应用、反复试验、常年积累、不断优化形成的一套固有模式,有制造业&濒诲辩耻辞;黑盒子&谤诲辩耻辞;之称。制造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在独到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产物性能上。数字化的优势是边际成本为零和规模效应,强调标准化、模块化,更容易解决共性、通用性问题。二者融合存在天然瓶颈,要将整个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网络化集成和智能化升级,难度极大。因此,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服务类产业率先实现数字化,制造公司的财务、办公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多、普及快,即便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数字化也相对容易,但核心业务智能化耗时费力、效果难保证。
加快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可从四方面发力
首先,应因企制宜推进数字化转型。按照&濒诲辩耻辞;政府支持+公司自主+市场化运作&谤诲辩耻辞;的思路,把握&濒诲辩耻辞;宜信则信、宜网则网、宜智则智&谤诲辩耻辞;原则,引导公司结合实际需要和既有条件,选择适宜路径实施数字化转型,不搞大撒网式的全民数字化。采取&濒诲辩耻辞;重点突破+优化生态&谤诲辩耻辞;的模式,有针对性地推动典型行业特定环节的中型公司突破智能化瓶颈,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公司数字化转型。政府政策的发力点在于,为公司转型提供必要资金支持,提供有效服务供给,维护市场秩序,强化人才支撑,优化数据安全环境。
其次,实施中小公司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议由政府、行业协会等联合,选择代表性行业、智能化水平较高的龙头公司,作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供应源。基于该公司的智能化服务商或公司单独成立的服务机构,将公司成熟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分割、提炼、融合,形成可供行业参照的标准化、模块化解决方案包。支持上述服务机构进驻有资金储备、人才资源支持、有意愿、有需要开展智能化转型的中型公司,利用1年左右时间,进行&濒诲辩耻辞;一对一&谤诲辩耻辞;贴身服务,确定并实施适宜目标公司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方案。
再次,以&濒诲辩耻辞;担保+保险+服务&谤诲辩耻辞;方式推进公司信息化和网络化。加快培育、筛选一批合格的数字化产物和服务供应商,为小型公司提供模块化、易部署、低成本、柔性化的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易用性、通用性,能满足公司转型、转行、转移需要。借鉴网络安全保险的运营经验,探索由小型制造公司发起,政策性担保机构或中小公司信用担保资金支持的担保机构帮助公司获取银行贷款,保险公司开发数字化转型保险产物,数字化服务商提供服务的模式,降低公司资金占用压力和转型失败风险。
最后,完善支持政策与保障措施。加强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攻关,实施由大公司牵头的产学研协同攻坚计划,加快实现关键软件、硬件的国产化。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国家中小公司发展基金等支持,引导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保险产物开发。公司数字化转型费用视同研发费用,适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发展数字化人才外包服务,支持公司与服务机构联合培养综合性、跨行业、跨领域人才。健全数据安全与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数据确权、网络安全、风险识别、防泄漏等领域法律体系建设。(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